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46:23  浏览:87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1999]3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地矿厅(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当前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和部署,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在总结各地土地开发整理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补充耕地储备制度,做到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
  为使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补平衡,必须实行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的制度。在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经过论证审查,确定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按不同规模建立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各层次的项目库。制定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方案时,可在项目库里筛选。有条件的地区,运用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可以先行组织实施开发整理项目,储备补充的耕地。
  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时,建设单位确实没有条例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可以购买储备的耕地补偿指标,实现先补后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增加的耕地相应核减,并反映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收取的耕地开垦费用于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形成从项目组织实施到补充耕地储备,向建设项目提供补充耕地,资金回收后再投入新项目滚动开发整理的循环运行机制。
  二、实行土地置换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
  各地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的要求,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凡有条件的地方,要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在向中心村、集镇和乡镇工业小区集中时,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内选址。新址占地面积应少于旧址面积,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其他耕的,经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和批准,可以与腾出来的旧址整理后增加的耕地进行置换,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并力争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实行这种方式置换的,其建设用地可以不占用年度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在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并经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有工矿企业可以用复垦原有国有废弃地增加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置换因生产被破坏的农村集体耕地,原土地权属相应转移。置换后,被破坏的集体耕地属国家所有,不再征用,也不占当年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但需纳入土地复垦计划。
  三、执行好“百分之六十折抵”政策,鼓励投资者整理土地
  各地要正确理解和执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关于“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的规定和《关于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土资厅发[1999]97号)的精神。“建设占用耕地补偿指标的折抵”,必须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进行。
  地方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也可在上级分配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内,预留少量的指标,统一掌握,用于奖励土地管理新增耕地多的地区。即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地区,可以用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指标,向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一定数量的预留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用于本地区必需的非农建设。但必须按规划用地,并要严格检查,适当控制。
  四、多方筹集资金,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
  各地要积极疏通资金渠道,争取筹集更多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要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综字[1999]117号)的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地方留成部分具体使用管理办法,保证上述资金专款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要制定本地区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具体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建设项目补充耕地资金落实;要积极引进利用外资,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国际合作;同时可利用信贷资金,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其它社会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
  各地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按照职能转变、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可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门机构,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鼓励土地开发整理专门机构多方筹集资金,实行企业化经营,同时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招标、协议、合资、合作等方式调动公司、企业、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对土地开发整理投入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土地开发整理的市场化、产业化。可采取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开发整理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包括国有企业及下岗分流人员)使用、新增耕地减免有关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开发整理土地。国家允许在县(市)或市(地)之间,进行易地开发整理土地,但必须依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在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进行。
  五、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
  各地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禁止开发不宜开发的土地资源。农业综合开发、“四荒”资源开发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涉及的土地开发,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以及地方土地管理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报经批准。通过招标、协议等方式委托土地开发整理专门机构或单位具体实施的项目,必须签订土地开发整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整理、复垦中的土地置换和耕地补偿指标的有偿转让,均需按照有关规定对新增耕地面积和质量进行验收确认,以防止弄虚作假。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前土地权属、界址、面积的界定和开发整理后土地权属的调整、变更调查登记等工作,切实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土地权属纠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深入 探索,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在基础条件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可建立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但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使其具有生命力,真正起到示范作用,防止一哄而起。对于国土资源部设立的示范区和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有关地区要经常给予指导,重点增加投入,搞好基础建设,确保预期效益,以带动其他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国土资源部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八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制定法规,分别在汕头和珠海经济特区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并分别在汕头和珠海经济特区组织实施。


1996年3月17日


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草案的书面说明

——1996年3月1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曹志

各位代表: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我向大会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根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要求,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提出了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建议。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认为,汕头市和珠海市两个经济特区已经具备制定法规和规章的条件,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授权这两个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其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制定法规,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授权这两个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并在各自的经济特区组织实施。其内容和1992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授权作出的《关于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的《关于授权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厦门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的内容是一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草案)》提请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决定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审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农业税收票证式样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农业税收票证式样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
市)及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财政局,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海南、四川
、云南、甘肃省及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根据《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全国统一的10种农业税收票证式样及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式样说明,现予印发并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税收征收管理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及本通知的规定执行。
二、《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实行,原有的农业税收票证可以延续使用到2000年7月1日。7月1日前,新旧农业税收票证式样可以同时使用;7月1日后,必须按规定启用新的农业税收票证。农业税收缴款书按照各省原来使用的缴款书继续使用。
三、在农业税收票证式样中,需要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可在原文旁边加注少数民族文字。票证内的栏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边沿尺寸不得超过(13×19)cm。
以上,请遵照执行。

附件:农业税收票证统一式样及填写说明
一、农业税完税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完税证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税人代码 | | 地址 | |第
|------|-----------|----------------------|一
|纳税人名称 | | 税款类别 | |联
|------|------------------|---------------|:
| | 缴 纳 粮 食 | 实 纳 金 额 |存
| 征收年度 |------------------|---------------|根
| | 品名 |数量(公斤)| 结算单价 |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由
| | | | | | | | | | | | |征
|------|----|------|------|-|-|-|-|-|-|-|-|收
| | | | | | | | | | | | |机
|------|----|------|------|-|-|-|-|-|-|-|-|关
| | | | | | | | | | | | |或
|-------------------------|-|-|-|-|-|-|-|-|代
|逾期 天,每日按滞纳税款加收 ‰的滞纳金 | | | | | | | | |征
|-------------------------|-|-|-|-|-|-|-|-|单
|金额合计(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位
|-------------------------|---------------|存
| 征收机关 | 委托代征代扣单位 |备注: |查
| (盖章) | (盖章) | |
|-----------|-------------| |
|经办人(章) |经办人(章) | |
-------------------------------------------
说明:
农业税完税证一式四联:各联颜色用途是:
第一联:存根 由征收机关或代征单位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纳税人完税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记帐 由征收机关作记帐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报查 报县级征收机关核查(白纸蓝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纳税人代码。
2.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写农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写单位的全称。
3.地址:指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地址。
4.税款类别:指缴纳的农业税是代金或粮食。
5.征收年度:指缴纳的税款所属年度。
6.缴纳粮食品名:指缴纳实物的粮食名称。
7.结算单价:缴纳粮食的,指征收机关与粮食部门的实际结算单价;缴纳代金的,指粮食折算价。
8.正税:附加可以在征收年度下合并填写,也可以分别填写。
9.本完税证第二联(收据)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10.本完税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二、农业特产税完税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特产税完税证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税人代码 | |纳税人名称 | | 经济性质 | |第
|------------------------|------|---------|一
|地址| |税款所属时期| | 征收环节 | |联
|--|---------|------|---------------------|:
| | | | |计征|减免|扣农| 实 纳 金 额 |存
|品名|课税数量|计税收入|税率%| | | |---------------|根
| | | | |税额|税额|业税|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由
| | | | | | | | | | | | | | | |征
|--|----|----|---|--|--|--|-|-|-|-|-|-|-|-|收
| | | | | | | | | | | | | | | |机
|--|----|----|---|--|--|--|-|-|-|-|-|-|-|-|关
| | | | | | | | | | | | | | | |或
|-------------------------|-|-|-|-|-|-|-|-|代
|逾期 天,每日按滞纳税款加收 ‰的滞纳金 | | | | | | | | |征
|-------------------------|-|-|-|-|-|-|-|-|单
|金额合计(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位
|-------------------------|---------------|存
| 征收机关 |委托代征代扣单位 |备注: |查
| (盖章) |(盖章) | |
|-----------|-------------| |
|经办人(章) |经办人(章) | |
-------------------------------------------
说明:
农业特产税完税证一式四联:各联颜色用途是:
第一联:存根 由征收机关或代征单位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纳税人完税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记帐 由征收机关作记帐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报查 报县级征收机关核查(白纸蓝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纳税人代码。
2.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写农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写单位的全称。
3.经济性质按“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其他”项目填列。
4.地址: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地址。
5.税款所属时期:指发生纳税义务的时期。
6.征收环节:分“生产环节”和“收购环节”填写。
7.农业特产税附加,可以填写在征收栏最下方。
8.本完税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三、牧业税完税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牧业税完税证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税人代码 | | 纳税人名称 | |第
|------|------|-------|-------------------|一
| 地址 | |税款所属时期 | |联
|------|------|-------|-------------------|:
| |计税| |计征| 减免 | 应纳| 实 纳 金 额 |
| 税目 | |牲畜数| | | |---------------|存
| (畜种) |单价| |税额| 税额 | 税额|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根
|------|--|---|--|----|---|-|-|-|-|-|-|-|-|
| | | | | | | | | | | | | | |由
|------|--|---|--|----|---|-|-|-|-|-|-|-|-|征
| | | | | | | | | | | | | | |收
|-------------------------|-|-|-|-|-|-|-|-|机
|逾期 天,每日按滞纳税款加收 ‰的滞纳金 | | | | | | | | |关
|-------------------------|-|-|-|-|-|-|-|-|或
|金额合计(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代
|-------------------------|---------------|征
| 征收机关 |委托代征代扣单位 |备注: |单
| (盖章) |(盖章) | |位
|-----------|-------------| |存
|经办人(章) |经办人(章) | |查
-------------------------------------------
说明:
牧业税完税证一式四联:各联颜色用途是:
第一联:存根 由征收机关或代征单位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纳税人完税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记帐 由征收机关作记帐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报查 报县级征收机关核查(白纸蓝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纳税人代码。
2.纳税人名称:如属牧户,应填写牧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写单位的全称。
3.地址:指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地址。
4.税款所属时期:指发生纳税义务的时期。
5.牧业税附加,可以在税目下合并填写,也可以分别填写。
6.本完税证第二联(收据)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7.本完税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四、耕地占用税完税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完税证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税人代码 | |纳税人名称 | | 地址 | |第
|------|------|--------|------|--------|----|一
| 项目类别 | |税款所属时期 | |批准文号及日期 | |联
|------|------|--------|------|--------|----|:
| | | 2| | 2| |存
|被占耕地位置| |批准占地面积m | |实际占地面积m | |根
|------|------------------------------------|
| | 2 | 2 | 实 纳 金 额 |由
| 占地类别 | 应税面积(m )|征税标准(元/m )|---------------|征
| | | |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收
|------|---------|----------|-|-|-|-|-|-|-|-|机
| | | | | | | | | | | |关
|------|---------|----------|-|-|-|-|-|-|-|-|或
| | | | | | | | | | | |代
|---------------------------|-|-|-|-|-|-|-|-|征
|加征 倍占用税额 | | | | | | | | |单
|---------------------------|-|-|-|-|-|-|-|-|位
|逾期 天,每日按滞纳税款加收 ‰的滞纳金 | | | | | | | | |存
|---------------------------|-|-|-|-|-|-|-|-|查
|金额合计(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
|---------------------------|---------------|
| 征收机关 |委托代征代扣单位 |备注: |
| (盖章) |(盖章) | |
|-----------|---------------| |
|经办人(章) |经办人(章) | |
---------------------------------------------
说明:
耕地占用税完税证一式五联:各联用途是:
第一联:存根 由征收机关或代征单位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纳税人完税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记帐 由征收机关作记帐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通知 土地管理部门凭此办理划拨土地手续(白纸紫油墨);
第五联:报查 报县级征收机关核查(白纸蓝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纳税人代码。
2.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农户姓名;如属单位,应填单位全称。
3.地址:指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地址。
4.项目类型:按“国家建设”、“乡镇集体建设”、“农村居民建房”、“其他”等项目填列。
5.税款所属时期:指缴纳的税款所属年度。
6.批准文号批准日期:以县级以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占地批件日期和文号填列。
7.征税标准:指土地所在地的适用税额。
8.本完税证第二联(收据)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9.本完税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五、契税完税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完税证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税人代码 | |纳税人名称| | 地址 | |第
|------|------|---------------|-------------|一
|房地产位置 | |税款所属时期| |契约(合同)成立日期| |联
|-------------------------------------------|:
| |房地产权属转移 | | | 实 纳 金 额 |存
| 税目 | 2 |计税金额 | 税率% |---------------|根
| | 面积(m ) | | |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由
| | | | | | | | | | | | |征
|----|----------|-----|-----|-|-|-|-|-|-|-|-|收
| | | | | | | | | | | | |机
|----|----------|-----|-----|-|-|-|-|-|-|-|-|关
| | | | | | | | | | | | |或
|---------------------------|-|-|-|-|-|-|-|-|代
|逾期 天,每日按滞纳税款加收 ‰的滞纳金 | | | | | | | | |征
|---------------------------|-|-|-|-|-|-|-|-|单
|金额合计(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位
|---------------------------|---------------|存
| 征收机关 | 委托代征代扣单位 |备注: |查
| (盖章) | (盖章) | |
|-----------|---------------| |
|经办人(章) |经办人(章) | |
---------------------------------------------
说明:
契税完税证一式五联:各联用途是:
第一联:存根 由征收机关或代征单位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纳税人完税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记帐 由征收机关作记帐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通知 房产管理部门凭此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白纸紫油墨);
第五联:报查 报县级征收机关核查(白纸蓝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纳税人代码。
2.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农户姓名;如属单位,应填单位全称。
3.地址:指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地址。
4.税款所属时期:指发生纳税义务的时期。
5.契约合同成立日期:指纳税人签定土地、房屋转移合同的当日,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日。
6.税目: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项目填列。
7.本完税证第二联(收据)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8.本完税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六、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
| 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存根) | 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 |据
|-----------------------|-----------------------|联
| (××)(省简称)农税定××号 | (××)(省简称)农税定××号 |:
| | |纳 作
| 税额:××元 | 税额:××元 |税 完
| | |人 税
| 填票人(签章) | 征收机关(盖章) 填票人(签章) |收 凭
| | |执 证
|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
-------------------------------------------------
当日有效,隔日作废
说明:
1.此凭证为左右两联式。左联为存根联,农业税收征收机关留存。右联为收据联,交纳税人收执,作完税凭证。两联颜色为同一颜色白纸黑油墨。
2.收据联必须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3.票面税额最大限额为贰拾元。
七、农业税收税款退税凭证
农业税收税款退税凭证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税人名称| | 地址 | | 结算方式 | |第
|-----|-----------------------------------|一
| | 原完税凭证 | | 退 还 金 额 |联
|税 种 |--------------| 退税原因 |-------------|:
| |填开日期|字 号|税 额| |万|千|百|十|元|角|分|存
|-----|----|----|----|------|-|-|-|-|-|-|-|根
| | | | | | | | | | | | |
|-----|----|----|----|------|-|-|-|-|-|-|-|退
| | | | | | | | | | | | |税
|-----|----|----|----|------|-|-|-|-|-|-|-|单
| | | | | | | | | | | | |位
|---------------------------|-|-|-|-|-|-|-|存
| 退还金额合计(大写)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查
|---------------------------|-------------|
| | | | | 退 税 受 领 人 |
| 退税机关 | 负责人 | 退税单位 | 填票人 |-------------|
| (盖章) | (签章) | (盖章) | (盖章) |(签章)|住| |
| | | | | |址| |
-------------------------------------------
说明:
农业税收税款退税凭证一式五联:各联用途是:
第一联:存根 退税单位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执 交退税受领人收执。(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支款凭证 银行信用社作支款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回执 退税机关付款记帐依据。(白纸蓝油墨);
第五联:报查 定期上报县级征收机关备查。(白纸紫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农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单位的全称。
2.地址:指接受退税税款的接受人地址。
3.结算方式:指退税款以现金或支票方式结算。
4.本凭证第二联(收执)套印“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5.本凭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八、农业税收纳税保证金收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纳税保证金收据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交| 代码 | | 地址 | |第
|款|----|-------|----------------------------|一
|人| 名称 | | 纳税清算期限 | |联
|-------------------------------------------|:
| | | | 实 交 保 证 金 |存
| 应纳税种名称 | 应纳税项目名称 | 估算应纳税额 |---------------|根
| | | |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由
| | | | | | | | | | | |征
|---------------------------|-|-|-|-|-|-|-|-|收
|实交保证金(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机
|-------------------------------------------|关
| | | | 纳税额 | |清算日期: |存
| | |清|-----|---| 年 月 日 |查
| 征收机关 | 填票人 |算| 税票号 | |-----------------|
| (盖章) | (签章) |记|-----|---|交款人 |
| | |录| 退还额 | | (签章) |
---------------------------------------------
说明:
农业税收纳税保证金收据一式三联:各联用途和颜色为:
第一联:存根 由征收机关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退交款人收执,凭此办理纳税清算。清算后将此联交征收机关,作会计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报查 定期上报县级征收机关(白纸绿油墨)。
有关问题及填写口径:
1.逾期未办理纳税清算的,以保证金抵缴税款。
2.交款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编码。
3.交款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写农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写单位的全称。
4.地址:指交纳保证金的交款人地址。
5.本收据第二联(收据)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6.本凭证边沿尺寸为(13×19)cm。
九、农业税收罚款收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罚款收据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纳| 代码 | | 地址 | |第
|税|----|-------|------|---------------------|一
|人| 名称 | | 经济类型 | | 补税凭证字号 | |联
|------|--------------|---------------------|:
| | 应纳 | 处罚 | 处罚 |处罚收入 | 处 罚 金 额 |存
| 违章性质 | | | | |---------------|根
| | 税额 | 种类 | 比例 |科目名称 |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由
| | | | | | | | | | | | | |征
|---------------------------|-|-|-|-|-|-|-|-|收
|金额合计(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 | |机
|-------------------------------------------|关
| | |备注: |存
| 征收机关 | 填票人 | |查
| (盖章) | (章) | |
---------------------------------------------
说明:
本收据一式四联,各联用途和颜色为:
第一联:存根 征收机关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 交纳税人收执(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记帐 征收机关留作税收会计凭证(白纸绿油墨);
第四联:报查 定期上报县级征收机关备查(白纸蓝油墨)。
有关栏目填写口径:
1.纳税人代码:指征收机关按规定编制的编码。
2.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写农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写单位的全称。
3.地址:指交纳罚款的纳税人地址。
4.本收据第二联(收据)套印“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5.本收据边沿尺寸为(13×19)cm。
十、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管理证明
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管理证明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省简称〉农税字0000
----------------------------------------------
| 纳税人名称 | | 纳税环节 | |第
|--------|-----------------------------------|一
| 纳税人地址 | |联
|--------------------------------------------|:
| 起运地点 | | 转运地点 | | 运达地点 | |存
|------|--------|-------|--------------------|根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外运数量 |完税证号码、减免税、定期纳税批准文号或一|
|------|--------|-------| |由
| | | |次征分批外运签注 |填
|-----------------------|--------------------|发
| 外运数量(大写) | | |机
|------------|----------| |关
| | 自 年 月 日 | |存
| 本单有效期 |----------| |查
| | 至 年 月 日 | |
|-----------------------|--------------------|
| 填发机关(盖章) |查验情况: |
| |检查单位(盖章)检查人(章) |
| 经办人(章) | 年 月 日 |
----------------------------------------------
说明:
本收据一式三联,各联用途和颜色为:
第一联:存根 由填发机关存查(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客户联 交纳税人收执,随货同行(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报查联 报上一级征收机关存查(白纸绿油墨);
1.纳税人名称:如属农户,应填写农户户主姓名;如属国有、集体等单位,应填写单位的全称。
2.纳税环节:分“生产环节”和“收购环节”填写。
3.纳税人地址:指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地址。
4.本收据第二联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5.本收据边沿尺寸(13×19)cm。
十一、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农业税收票证监制是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在农业税收票证上套印的用以证明其合法性的专用章戳。凡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式样的各种农业税收票证,都必须在其规定联次的台头中央套印按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在国家税务总
局规定的票证之外,自行制定的其他各种农业税收票证,应当套印本级征收机关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不得套印本章。
国家税务总局制发的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的形状为圆形,边沿直径为25mm,边沿刻一道粗圈,粗圈宽度为0.5mm。监制章上方环边刻“国家税务总局”字样,中间刻“农业税收”,下方环边刻“票证监制章”字样,字体为楷体,印色为红色。
监制章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作胶片样章下发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业税收征收机关。
十二、农业税收票证征收专用章
农业税收票证征收专用章是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在填开税票后加盖于农业税收票证上征收机关专栏专用的戳记。不得以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公章等其他章戳代替票证征收专用章。农业税收票证征收专用章格式由省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统一刻制并留底备查。
十三、农业税收退库专用章
农业税收退库专用章是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办理农业税收退库业务,填开退税凭证时使用的并在国库预留印鉴的退库业务专用章。农业税收退库专用章格式由省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制定。



2000年1月18日